1. 农牧前沿首页
  2. 行情分析

四川猪价上涨直逼广东!解读成都“猪十条”:购入种猪最高可获4000元/头补贴!

农牧前沿报道, 作为四川省主要的生猪生产地,成都9月16日出台了《成都市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十条措施》。

农牧前沿报道,

四川猪价上涨直逼广东!解读成都“猪十条”:购入种猪最高可获4000元/头补贴!

  作为四川省主要的生猪生产地,成都9月16日出台了《成都市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十条措施》(简称《措施》),《措施》还明确了成都市地产生猪最低保有量任务:总计不低于400万头。那么,今后市民的消费将如何保障?成都市的生猪产业如何提档升级?相关职能部门专家对一些热点问题进行了解读。

  重点一:全产业链融合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达80%以上

  问:我们看到“十条措施”重点在于稳定生猪生产,那么此轮生猪生产发展与以往有什么不同?

  答:此次的措施是站在立足当前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着眼未来重塑生猪产业发展格局推动生猪产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角度,结合本市实际制定的。文件草拟后,还组织省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等机构的相关专家进行了论证和风险评估。

  按照国务院和四川省稳定生猪生产的决策部署,下一步我市重点将推
动生猪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加强现代良繁体系建设、推进生猪产业绿色生态发展和提升生物安全水平、加强动物疫病防控。根据城市发展空间布局和产业功能定位,将全市地产生猪年出栏400万头“菜篮子”生猪发展建设任务分解到简阳、邛崃、崇州等9个区(市)县分别完成,争取2-3年时间,使全市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达到80%以上。

  重点二:重磅补贴解决不敢养、不想养、如何养问题

  问:如何以最快的速度重振市场信心,恢复生猪生产?

  答:尽快恢复生猪生产,首先是要缓解养殖企业、中小养殖户目前面临的“不敢养、不想养、如何养”的燃眉之急。此次的十条措施重点围绕这三大难点,为尽快稳定全市生猪生产注入一针“强心剂”。

  针对“不敢养”的问题:将全面提升生物安全水平,加强核心育种场、地方品种保种场(备份场)、种猪场及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周边生物安全隔离带建设。鼓励规模养殖场实施自繁自养和龙头企业分段饲养全进全出发展模式,支持大型生猪规模养殖场建设消洗中心(站);同时切实加强动物防疫工作,继续做好基础免疫、监测预警、调运监管、规范生猪产品经营与储运、严禁泔水喂猪等防控工作。进一步强化应急处置,坚决按照“早、快、严、小”的原则处置疫情。督促生猪养殖、屠宰、无害化处置、加工、冻储等单位加强动物疫病防控设施和制度建设,落实动物防疫主体责任。

  针对“不想养”的问题:成都市首先将充分调动区(市)县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市财政对承担生猪发展任务的区(市)县政府按照每年每头10元的标准给予奖励,缓解各地的财政压力;并着力加强现代良繁体系建设,对通过国家、省级畜禽核心育种场认定的育种企业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种猪企业经批准从国外引进纯外血原种猪的,由市级财政给予4000元/头一次性补贴;从国内引进祖代(纯种)种猪,由市财政给予1000元/头一次性补贴。对成华猪、雅南猪等地方品种资源场,每年给予30万元保种补贴;对建设种群备份场的给予每个场50万元一次性补贴;全力保障生猪产业发展用地,我市将饲料、养殖、屠宰、加工、物流、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粪污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等生猪产业用地纳入当地国土空间规划,对因产业结构及规划调整需关停的养殖场,做到“占一补一”;支持设备陈旧落后不达标的养殖区规模养殖场在原址进行升级改造或重建;同时强化生猪产业金融支持着力构建生猪产业金融链,鼓励企业创新融资方式,多渠道筹措发展资金。对种猪场和规模猪场给予贷款贴息支持,贷款贴息比例为银行当期基准利率的50%,每个贷款项目贴息最高可达200万元。

  针对“如何养”的问题:坚持大龙头带大加工、大加工带大产业、大产业创大品牌产业发展思路,我市将推动生猪全产业链融合发展鼓励龙头企业通过新建、兼并、收购、重组等方式,整合养殖、屠宰加工、物流营销等资源,加快实现“规模养殖、标准生产、集中屠宰、冷链运输、冷鲜上市、品牌经营”生猪产业新格局。

  同时,大力提升规模化养殖水平。积极支持企业自建规模养殖场或采取“大型企业+现代化育肥场”的模式,建设一批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积极支持现有规模养殖场提档升级,改造提升一批标准化规模养殖场;鼓励支持企业在市外建设一批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力争用2-3年时间,全市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达到80%以上。大力推进屠宰企业标准化建设,支持创建国家级、省级标准化屠宰厂。

重点三:基地对接、调运储备提升就近保供能力

  问:《措施》里专门有一条完善猪肉供应保障机制,请问现在有哪些具体的措施保障市场供应?

  答:当前的猪肉市场供应是群众最为关心,也最迫在眉急的事情。我市各相关职能部门将通力配合,通过以下几个措施全方位进行保障。

  1,落实省委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战略部署,探索跨市州建立生猪“菜篮子”基地机制,提升就近保供能力。加强区域合作,积极与生猪产区开展产销合作,支持生猪屠宰和食品加工企业调运生猪及其产品入蓉。

  2,目前我市正在加强市级猪肉储备,指导屠宰、冷链储运企业维持常态化冷冻猪肉库存,适时启动猪肉收储和投放,切实稳定猪肉市场供应。

  3、适时启动价格临时补贴联动机制,对全市低收入群体按时、足额发放价格临时补贴,缓解物价过快上涨对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的影响。

  4、引导畜禽水产养殖场(户)加快发展投入成本低、生长周期短、饲料转化效率高的肉鸡、肉鸭、禽蛋和水产品生产,多元化增加肉类供给,满足市场消费。

  重点四:发展产业不破坏环境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95%以上

  问:我们知道现在对环境保护要求也非常高,今后的生猪产业发展如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答:《措施》明确指出成都市生猪产业发展要走绿色发展道路。以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利用配套设施建设、区域性集中处理中心建设、第三方处理利用能力建设、种植基地粪肥利用设施建设等为重点,全面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彻底解决养殖粪污污染环境的问题。到2021年,承担地产生猪最低保有量任务的区(市)县全面完成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工作,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5%以上。

本文转载自养猪一家人、人民网,本文观点不代表农牧前沿立场。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电话:020-85595682
微信:tttika
邮箱:fishfirst@126.com
skype:fishfirst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