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农牧前沿首页
  2. 行情分析

必看!决定猪场“拔牙”成败的五大关键因素!

  文/ 刘辉旺
  随着国家防控非瘟政策的重大调整,尤其是不再实行大面积的扑杀政策和允许猪场进行自检非瘟,这就为猪场实行“拔牙”提供了政策支持,但我们在市场大量拜访发现,许多猪场尽管实行了“拔牙”,但结果却千差万别,部分猪场成功控制大群,而有的猪场“拔牙”之后则是此起彼伏,最终“拔牙”失败,那么决定猪场“拔牙”成功的关键因素有哪些?结合笔者的处理经验,我们总结了五大关键影响因素。
  第一“拔牙”时间至关重要
  猪只感染非瘟后,在早期有三种临床表现,包括:目光呆滞、精神不振、拱料不吃,此时是非瘟“拔牙”的钻石期,发病猪只尚未进行排毒,在这个阶段进行点杀发病猪,不会导致病毒扩散,拔牙损失最小,效果最好。

必看!决定猪场“拔牙”成败的五大关键因素!

  猪只目光呆滞、拱料不吃
  一旦错过了“拔牙”的钻石期,猪只将会出现:眼睫膜充血、皮肤坏死和发红、高烧不退等症状,猪场极易将非瘟和猪丹毒相混淆,使用大剂量青霉素+安乃近进行干预,将加速猪只死亡,此时进行对发病猪只以及同圈舍猪只实行“拔牙”(栏杀),如果使用定位栏的猪只发病,需要将发病猪临近的1-2头猪只进行拔牙,此时成功的概率机会很大。

必看!决定猪场“拔牙”成败的五大关键因素!

  猪只出现疑似“猪丹毒”的症状
  到了非瘟发病的中后期,猪只出现疑似蓝耳的症状,包括:耳朵、臀部、腿部、腹部出现发紫和张口呼吸等呼吸道症状,此时进行“拔牙”,成功的可能依然有,但付出的代价很大,往往需要“舍杀”。

必看!决定猪场“拔牙”成败的五大关键因素!

  猪只出现疑似“蓝耳”的症状
  到了发病的后期,猪只出现大量出血,包括:口鼻流血、尿血和便血的情况,此时进行“拔牙”,成功的概率很低,猪场损失惨重,往往需要“栋杀”。

必看!决定猪场“拔牙”成败的五大关键因素!

  猪只出现疑似“回肠炎”的症状
  第二点处置方法
  猪场在发生非瘟后,需避免进行错误且危险的操作:包括:对发病舍进行冲栏、除粪、注射疫苗(包括使用鸡新城疫疫苗在内的免疫增强方法)、配种、断奶、查情、生产工具(体温计、注射器)的混用和生产人员的窜舍,导致人、猪、物品的大量移动,这些行为都将导致非瘟病毒的扩散,拔牙很难成功。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非瘟病毒在粪便里室温条件下11天之内仍具有感染性,使用高压水枪进行冲洗极易形成气溶胶,加速疾病传播;使用免疫增强剂来提升免疫力也是非常危险的行为,不利于成功“拔牙”。
  第三饲喂方式
  由于非瘟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如果采用相同料槽或水槽的猪场,拔牙也很难成功,付出的代价也很高,尤其非瘟在水里致病载量极低,只需1个病毒,通过水的流动,就可以让共用水槽或料槽的猪只发病,因此饲喂方式很关键。
  第四栏舍结构
  传统实心墙的圈舍相比于定位栏,这种栏舍结构可显着减少猪只的口鼻接触,从而减慢发病速度,有利于“拔牙”,猪场在实行拔牙时成功的概率更大,付出的代价更少,因此在给猪场进行拔牙时,需要将发病舍和健康舍进行必要的物理阻断,可通过修建隔离墙的方法来实现,并避免发病舍和健康舍的人、物接触,也可以大大提高“拔牙”成功的机会。
  第五必要的药物干预
  
  由于非瘟具有较长的潜伏期,对发病猪只进行拔牙之后,可能还有一部分猪只已经感染或有感染的风险,此时进行添加必要的药物进行防控也十分关键,对猪群可以添加:康之源(4kg/T)+VC(300g/T),连续使用3周,猪群稳定后,将康之源用量调整到(2kg/T)。
  小结
  非瘟的拔牙成功涉及的因素很多,以上5点是我们在处理猪场暴发非瘟后关键技术点,我们希望通过分享这些关键技术,让更多猪场掌握拔非瘟牙关键技术,可以大大降低非瘟暴发后的猪场损失,避免猪场清场,非瘟将与我们长期共存,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未来在抗击非瘟的路上我们才能走得更远。(本文转自【PSY应用研究院】。如有版权问题,敬请联系wx@fishfirst.cn

  
  【关键字】:非瘟  猪场  畜牧  

发布者:农牧前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mfirst.cn/2020.html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电话:020-85595682
微信:tttika
邮箱:fishfirst@126.com
skype:fishfirst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