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农牧前沿首页
  2. 行业热点

今后一段时间内液体发酵饲料和固体发酵饲料共存?

  生物饲料发展的背景是什么?
  答:我农牧业业发展存在四大共性问题,分别如下:
  1、 饲料资源短缺。我国虽然是农业大国,但是人畜争粮日益严重,目前国内饲料蛋白原料约80%依赖进口,并且养殖成本偏高,与国外相比已经失去竞争优势,因此寻找安全可靠的非粮饲料资源,是保障我国农牧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
  2、饲料转化率低。饲料科技水平主要体现在配合饲料的转化率和畜禽生产性能达到的水平上。我国与发达国家饲料转化率比较差距较大,我国饲料添加剂的生产量小,技术水平低,也是限制我国养殖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3、环境污染问题。我国目前每年产生大量的农作物秸秆、工业副产品及畜禽副产物被随意焚烧或无序排放,不仅导致环境污染,同时造成资源的浪费。一是寻找安全高效的农业副产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开发利用技术,已成为制约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个瓶颈问题。二是食品安全问题,农牧业为提高生产效率,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化肥、农药等外源性促进剂以防病疾,导致近年来抗生素残留、农药等食品安全事件频发。
  为什么说我国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会是液体发酵饲料和固体发酵饲料共存?
  答:欧洲一些养猪发达国家流行的全液体饲料,尽管有许多优势,但由于投资大,设备要求高,因此在我国还不会迅速推广开来,预计我国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会是液体发酵饲料和固体发酵饲料共存的局面。建议固体发酵料的基本流程为:根据饲养标准,将饲料原料与菌液混合,使得其含水量在35%左右,上述饲料装到密闭的发酵装置中,发酵五天后,按照5%到10%的比例,添加到全价料中即可。
  如何生产出质优价廉的固体发酵饲料?
  答:固体发酵饲料成功的关键有两条。一是如何保证到手的饲料原料品质新鲜;二是如何保证发酵过程成功。传统的发酵方式是平地堆放或将物料投放沟壕或地窖发酵,发酵过程中饲料表层会有污染,而且要求水分含量高,否则容易发霉。但如果水分过高,就很难混合均匀,形成小球后易于发霉。如果再干燥,费用也很高。呼吸袋发酵工艺可使发酵更加可控,风险降低,但不能循环利用。利用发酵桶发酵,不仅能循环利用,而且更易于装填发酵原料,劳动效率大幅提高,对存放的环境要求更加宽泛,产生的发酵气体更容易排出,发酵效果更好。发酵桶还可以用于对水分含量高的原料,也就是湿原料保鲜,主要是一些农作物副产品的保鲜。
  如何提升发酵豆粕中的蛋白含量?
  答:正常发酵豆粕,多采用厌氧发酵工艺,具有耗损小、工艺简单等特点。该过程中蛋白提升有以下三种途径:
  一是微生物自身产生的蛋白。豆粕发酵过程是微生物大量繁殖的过程,产生微生物总量很多,但由于微生物个体较小,总重量较少,其在发酵过程中利用外界空气中的氮源非常少,因此在没有外加氮源的情况下,发酵豆粕中微生物产生的菌体蛋白对蛋白提升可忽略不计。
  二是发酵过程中的耗损带来的相对蛋白提升。发酵过程中释放热量气体带来总体质量的损失来源于两个方面:1)发酵产热,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豆粕中心温度可达到40度以上,该部分产热带来的重量损失占总体重量的1%左右。2)发酵过程有酵母菌参与,酵母菌在繁殖过程中可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挥发离开反应体系带来能量损失。
  三是水分蒸发。发酵豆粕多采用12%到13%水分含量豆粕,成品水分为8%到10%,该部分水分的损失是蛋白提升的主要原因。
  在饲料固态发酵生产实践中,如何使发酵产品可控和稳定?
  答:多年来,养殖行业人员大都认为发酵产品质量不稳定,其实应该说是“固态不控温生料发酵的产品质量不稳定”。
  饲料固态发酵产品确实质量不好控制,如果发酵条件控制得不好,质量确实容易波动不稳定。饲料固态发酵产品质量稳定不稳定,关键在于:一看是否灭菌熟料发酵;二看发酵条件控制。如果PH、温度、搅拌速度、溶氧等发酵条件控制得很好,同时又是灭菌消毒、熟料发酵,那么饲料固态发酵产品质量就会十分稳定。具体控制措施有:
  1、保证发酵菌种质量且有复活复壮工序。目前国内一些发酵企业都是采用菌种发酵粉,菌种来源不规范的小企业,其质量无法控制,杂菌含量高,活菌或孢子含量低。而且发酵时,大多数是将菌种和干粉直接混入固态发酵饲料中,菌种没有经过复活和复壮工序。
  2、采用固态发酵控温措施。固态发酵设备是否具有控温装置尤其重要,不锈钢固态发酵罐一般外有盘管,内有列管的其温度可控,可实现恒温发酵。但是国内很多企业都是采用发酵池发酵,无法控制温度,往往会出现夏天发酵质量好,冬天发酵质量差的现象。
  3、严格品控制度。发酵是否结束是以品控部检测乳酸、ph、活菌数和生物量作为依据,检验合格后方能进入下个工段。4、采用熟料发酵。饲料原料要蒸汽灭菌,杀死霉菌等杂菌和致病菌,进行熟料发酵,质量才能够稳定可控。而国内其他企业大部分发酵为生料发酵,杂菌较多,质量难以控制。
  
  转载声明 
  
  文章来源:生物饲料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wx@fishfirst.cn

发布者:农牧前沿,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mfirst.cn/1360.html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电话:020-85595682
微信:tttika
邮箱:fishfirst@126.com
skype:fishfirst
关注我们
关注我们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